新锦江娱乐开户:www.justoa68.com 讯 本港楼价仍然高企,居屋成为夹心阶层的「上车希望」。消息指,房委会就2014年出售首期新居屋的调查发现,60%申请人认为新居屋价格偏高。有资助房屋小组成员建议,房委会应提高居屋折扣优惠,以申请人负担能力定价,协助申请人上楼。
16%绿表买家属公屋「富户」
消息指,房委会早前就2014年出售首期新居屋申请者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房委会当时收到13.46万份申请,最后分别有1,296份绿表人士及864名白表人士成功买楼。其中绿表有96%为公屋租户,约16%的绿表买家为须缴交额外租金的公屋「富户」;约10%白表买家为公民,但他们并非户主,房委会不会收回这些公屋单位。
买家年龄方面,白表买家平均年龄为43岁,较绿表买家的60岁年轻。若以年龄群组划分,有33%白表买家年龄为30岁至39岁,21%为29岁或以下;绿表买家则主要集中在60岁或以上,佔多达64%。若计算申请者的平均年龄,白表和绿表分别为29岁和53岁,而且约90%的白表申请者为40岁以下,可见白表申请者较为年轻。
另外,据悉房委会又以电话访问形式访问了2,042名申请者,当中1,040名为成功申请者,了解他们选择单位时所考虑的因素和售价等的看法。
调查指,绿表申请者中,有35%人希望「改善居住环境」,33%希望「拥有自己物业」,之后是「旧居面积太细」和「为子女将来居所作打算」,分别佔27%和13%。问及为何不透过居屋第二市场置业,最多人指「新居屋单位的售价较低」,佔40%;其次是「未能在第二市场找到合适单位」和「较喜欢居于全新单位」,分别佔28%及24%。
白表申请者的主要原因则是「拥有自己物业」,佔46%;其次是「独自迁出居住」,佔28%,其馀理由包括「准备结婚」、「旧居面积太细」等。而「地点」更是绿表和白表申请选择单位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,其次是「单位价格」和「交通配套设施」。
售价方面2014年新居屋的售价介乎187万至326万港元,60%人认为价格偏高,37%人认为合理,认为售价高的绿表申请者更多达71%。而白表人士则认为290万港元为合理价格,也较绿表人士认为的250万港元高。
另外,房委会亦就居屋计划二手单位买家进行统计调查。结果发现,56%的公开市场居屋单位买家是首次置业,年龄中位数为33岁,其馀44%首次置业买家为44岁。至于第二市场,绿表和白表买家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5岁及34岁。
调查指,第二市场的白表买家当中,约15%曾申请公屋。
他们选择购买居屋二手单位而不轮候公屋,主要原因是「轮候公屋单位时间太长」,佔近八成;没有申请公屋的第二市场白表买家,则主要希望「拥有自己物业」,佔67%。
郭伟强倡「度身定价」减负担
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成员郭伟强指,多达六成人认为居屋价格偏高,促房委会应提高居屋折扣优惠,以申请人负担能力定价,而非跟随市场定价。他又建议政府多建市区居屋;优化白表居屋,成为青年家庭置业的方向,加快流转;并分批推出白居二计划名额,免补地价仍可减轻市民负担,及让市民多一个选择。文章来源:新锦江娱乐开户:www.xjj365.com